開放 平等 求真 多元
——我院成功舉辦首次教師學術沙龍
董院長首先在沙龍上致辭👨🏻。他說🆑💤,為了更好地發揮高教研究室的服務和平臺作用🤹🏿♀️,營造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通過教育教學研究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有效地推動學院的特色高職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今後將由高教研究室定期策劃和組織學術沙龍活動。沙龍將本著“開放、平等🐌、求真🧑🦯➡️、多元”的原則🦈,圍繞職業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和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學術探討和思想交鋒,實現“交流探討問題🔋𓀔、提升思想理念🕺🏻、活躍學術氛圍、推進改革發展”的目的。
本期沙龍的主題是“訪德觀感”🔜,由經營管理系主任胡曉暉老師和通信與電子信息系羅丁喆老師介紹赴德學習考察的收獲與體會。胡曉暉老師報告的主題是《德國“雙元製”職業教育的思考與啟示》,她較為系統地介紹了“雙元製”職業教育的思想理念🧑🏿🔬、製度設計、運作機製、教育特點、保障條件等方面內容,讓沙龍參與者對德國職業教育的全貌有了基礎性的認識。羅丁喆老師報告的題目是《德國職業摩臣2中的教學過程綜述》👨🏽🌾,重點介紹了“雙元製”職業教育中如何設置課程體系,如何選取教學內容🦂,如何組織教學過程以及如何進行教學評價等問題📢。她對於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實施過程的介紹及其具體教學方法的舉例,糾正了一些教師對於行動導向型教學認識上的誤區和實踐上的偏差,在場的專業教師紛紛表示獲益匪淺𓀄👰🏼。主題報告結束後,與會者就中德職業教育的差異,以及如何從國情和校情出發借鑒德國職業摩臣2的成功經驗🏥,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和研究探討。一些教師表示🚵🏻♂️,通過沙龍學習對原有的教育教學理念產生了不小的沖擊,也將重新反思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成功與不足。沙龍持續了將近三個小時,既有激烈的爭辯🎱,也有冷靜的思考,在猶未盡的掌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