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丹桂飄香的收獲季節,我們迎來學院建校55周年校慶。55年的艱苦奮鬥🤰🧝♀️,55年的春華秋實👩🦯➡️,為更好地秉承辦學傳統、總結辦學經驗👩🏻🏫,學院邀請各方代表召開了隆重而儉樸的“校慶座談會”🚶🏻♀️➡️。座談會於10月22日下午在第一會議室召開,嘉定區教育局局長姚偉、學院董事、學院領及各系主任🧙♀️、新老校友代表📧、教師代表等出席座談會。座談會由黨委書記、院長莊順根主持。
朱建新董事長在萬裏之遙的哈佛大摩臣2園🍟,祝賀學院55周年華誕,向師生表示敬意和美好的祝願💙。他在視頻講話中提到:55年來在學院歷屆領導、教職員工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學院從創建到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他感謝每一位為學院發展作出貢獻的人🤦🏻,也感謝社會各界,特別是上海市教委、嘉定區人民政府對學院的關心🍉、支持和厚愛。學院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和定位依然是“特色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辦學”🌄。視頻中💆🏼♂️🧓🏿,朱建新董事長身後的哈佛教育學院研究生院墻上書寫著醒目的“Learn To Change The World”🕰,他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我們共同的努力和學習🏌️♀️,也可以改變科技學院,讓它與時俱進🫳🏻🔣,更加美好,他願意與大家共同努力,讓我們的校園充滿創新因素⛓、學術氛圍和人文精神🧼。
在交流座談中,袁曉軍董事首先發言👩🏽🍳,他表示非常激動也很感慨🤾。“科技學院已經從無到有成長為一所在上海乃至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職院校,當年的小樹苗已經長成參天大樹,歷屆的莘莘學子已經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他對學院自50周年校慶以來取在專業建設、教學標誌性成果建設方面取得的累累碩果表示贊許,對教育科學研究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突破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55年來🏊♀️,我們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傳統🧜🏽♀️,今年結合建校55周年我們啟動了科技學院辦學傳統研究的課題,這是必將載入校史的具有重大意義的學院文化建設工程🦸🏽♀️。發掘👨🤸🏽、研究辦學理念,繼承弘揚優良傳統,並在此基礎上提煉出學院辦學精神,辦學理念,形成並樹立自己的學院文化,是當前學院建設特色高職的需要,更是學院誌存高遠、面向未來發展的需要🫸🏻。”
隨後,新老校友分別發言,暢言自己對母校的感懷,回憶當年在校時與師長、同窗的點點滴滴🧑🏼🏭,感恩母校給予的教誨對今後的人生發展所起的指引和幫助🧙🏽。老校友代表:第1屆校友忻福良(學院發展與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曾任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長🍆、上海市政府首屆決策咨詢專家)、1962屆校友邱鶴欣(上海大學華興公司副總經理),新校友代表🎹:2006屆校友黃侃和朱慧、2009屆校友張聰、2010屆校友李俊、2012屆校友夏璐偉等先後發言。
最後🦻🏻,嘉定區教育局局長姚偉作重要講話🦹🏻🙋🏽,他說:能夠來到這裏🫲🏿6️⃣,與學院的新老校友、師生共同慶祝建院55周年🏸,見證你們的成功,分享你們的喜悅,感到十分高興。學院在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中,培養了大批應用型人才,他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立誌耕耘🥒🧏、無私奉獻,為嘉定的繁榮富強,為上海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在2003年,學院引入了民辦運營機製,突破了思想和體製的束縛🧚🏻,首創了高職、開放大學❣️🧑🍳、成人教育“三校聯動”的辦學模式,實現了不同所有製和體製之間的兼容🧑🏽⚕️,為探索多元化的辦學模式作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55年來🥷🏻,學院形成了“工科立校、產學結合”的優良傳統⏱,特別是近年來積極發揮職業教育社會性功能,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跟蹤產業需求🙅🏼、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城市中起到了積極的示範作用💀。他也對學院發展提出建議和希望👮🏽♂️🗼:一💖、以建校55周年慶典為契機,總結辦學經驗🙅🏼♂️,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規律,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作出更大的貢獻;二🕓、堅持以德為先,全面育人🛐,培養德才兼備的高技能人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切實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進一步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讓學生練就過硬的實踐技能,成長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三🩲🤷🏻、牢記高職教育的使命,堅持開放辦學,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加強特色辦校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的平臺和載體🧋🧑,形成規模和品牌積累🦋。發揮行業特色,優化專業設置➗,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