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數據平臺在院校管理和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研究
陳宇光,溫貽芳
摘 要🥚: 數據采集平臺是新評估方案的核心和基礎,也是其特點和兩點👵🏿,如何進一步發揮數據平臺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學院管理中的作用,是高職教育管理者普遍關心的問題之一。通過分析各學院在數據平臺應用中的普遍方法與途徑⬅️,就數據平臺的拓展開發與應用展開較為深入的研究🐾🩶,以提高院校管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管理;數據平臺;數據采集♜;問題;對策
“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以下簡稱“數據采集平臺”)是新一輪人才培養工作評估規劃的核心和基礎,也是高職院校常規與迎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高職院校管理方式變革⛓、人才培養工作質量監控💾、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宏觀管理等提供了一個常態平臺。用數據支持決策是數據平臺的一大特色。但是在目前高職院校的管理與建設過程中,如何發揮數據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行業學院管理過程中的信息源、特色源、創新源🧧、問題源表征作用,基於數據提出整改措施⚠、規劃院校未來🙍🏄🏼♀️,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最終提高高職院校的科學管理水平,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是高職教育管理者普遍關心的問題之一。本文基於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數據采集平臺建設與其應用方面的實踐研究,結合國內高職院校的平臺應用經驗📎,就數據平臺的拓展開發與應用開展的較為深入的研究。
一、 人才培養與數據平臺之間存在函數變量關系🥿,數據平臺成為高職院校基本現狀👵🏼、人才培養內涵及變化趨勢的客觀體現
狀態數據平臺本身是一個自然科學的概念🉐,狀態與狀態數據之間存在一定的函數變量關系。桑代克說:“無論什麽東西🤴🏿,只要存在的🎵,總存於數量之中”以及麥考爾的“任何東西,存在於數量中的,都可以被測量”,通過平臺中的數據可以得出人才培養的狀態🖐🏽。數據平臺共九個大類指標,加一個匯總表,約500個基礎數據采集指標,150個匯總統計指標🧑🏻🦯➡️。由於數據的原始性👨🏿🚒,采集的及時性,使用的公開性和運行的獨立性,這些數據基本反映了院校的基本信息和辦學條件,突出了實踐教學和師資隊伍建設水平🕥,表征了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方向🍃💇♀️,展現了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和社會評價的深度與廣度。通過數據平臺🚽,既可以總攬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的全貌,也可以對每個大類下的信息進行層層推進,做到宏觀與微觀🍷、概括與詳細🧑🏻🦰、整體與局部的有機結合🫔,形成院校全面整體的“全息圖像”。
以“全息圖像”為基礎👬🏼,各項狀態數據還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反映了人才培養工作的內涵和動態變化過程⚙️。通過縱向分析,如對本院校的數據與其他院校數據的比較分析等📰,既可反映院校內部系部的差異性,更可反映院校目標定位和建設重心的不同。
二、 基於數據平臺💪🏿,“放大”人才培養與院校管理中的弱項🫷🏼👱♀️,深挖深層次原因
1、通過關聯性分析,“放大”人才培養與院校管理的弱項
通過對采集平臺的數據進行對比🧑🚀、篩選🦶🏻🕎、歸納,用關聯分析的方法對數據進行組織和分析,深層次的剖析存在的問題🙆🏼♂️、成績等影響人才培養工作發展的因素。
例如👶,通過要素7.1專業設置和要素7.2開設課程,可以看出重點專業👩🏻🎓、特色專業💅、精品課程建設💆🏻♀️、實踐教學的實施、專業核心課程的架構、教學改革的力度等。可反映出課程開設與專業教學計劃的一致程度🦹♀️、同專業同課程內容的匹配程度、實踐教學比例的適宜程度、兼職教師的課程管理等➡️,還可以反映出專業帶頭人、課程負責人製度的履行情況。從要素7.2課程裏有無校企合作課程,要素7.5產學合作水平(訂單培養數、兼職教師數、共同開發教材數🧔🏼♂️、接受企業捐贈設備數、企業接受學生人數等)👦🏽,要素6.3.1企業能工巧匠等擔任兼職教師數⛹🏻♂️、擔任課程類目等都可以反映出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這些問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顯示並較容易找到解決方案的問題,如教學經費偏低🦬、辦學條件不足、師資結構不合理等🧎🏻♀️➡️;另一類是隱形或間接原因導致的問題👷🏻,如人才培養理念、專業和課程建設方法、教學管理與質量監控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深入探討和分析😞,才能找準原因和解決方法🧦。
2、基於“果—因—效”邏輯方法,挖掘人才培養與院校管理的不足原因
結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指標體系,以“果—因—效”邏輯,對狀態數據平臺的相關內容進行研究分析🔑,發現人才培養工作深層次的問題,充分發揮“儀表盤”的作用🙋🏼♂️。例如對課程建設的分析如圖1所示☝️。
主要評估指標 | 關鍵評估要素 | 說明 | 建議重點考查內容 | 數據庫編號 |
3.課程建設 | 3.1課程內容 | 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設置課程體系和選擇教學內容🤽🏻♂️;校企緊密合作開放課程;重視精品課程建設 | 課程教學目標 校企合作開發課程 精品課程建設成果 | 7.2 7.5 |


效 因 果
圖1.課程建設果因效邏輯
從“狀態數據采集平臺”所提供的原始🏡、真實、及時、完整的信息入手🧛🏽♀️,對課程建設的成績與可能存在的問題作出初步判斷🧷,然後研究原因,抓住關鍵問題🐤,進行深層次探究。特別是課程是否適應了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需求,是否參照了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校企合作的緊密程度等相關指標可以很好地反應對“16號文件”精神的領會程度和對高職院校辦學基本思路的清晰程度👩🏻💼。
此外🫦👔,通過果因效邏輯分析,看數據平臺的經費投入可知教學中心地位;看專業設置與課程建設可知人才培養總體架構水平✫;看數據采集的準確程度、高效性👳♀️、快速性可知院校管理的總體水平與管理成效。
三🧑💻、將數據采集和分析工作常態化,以知識管理提高科學決策的水平
1👨🏽💼、基於數據平臺,建立反饋機製🐥👱🏽,深化人才培養的內涵建設
通過對狀態數據的分析和反饋🎍,分析影響學院教學質量和發展的各種信息,發現學院內部自身存在的問題😚,並將問題及時反饋到學院領導或部門,使問題及時得以解決,並在下一次數據填製過程中進行再次驗證。狀態數據采集平臺就是在數據的“采集分析—反饋改進—采集分析—反饋改進……”的螺旋式上升過程中🤽🏽,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對於職業教育,應該為企業服務,貼近市場才能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這已經成為高等職業教育專家的共識。對於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已經清楚地意識到校企“雙主體”必須緊密攜手,才能培養出真正能夠促進產業發展、滿足企業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但是,在具體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是否在師資培養、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實踐基地和產學合作等實施項目中予以體現?這需要通過監督、反饋🛌、整改、提高得以展現🧑🏼💻。在學院上報的數據平臺要素7.2開設課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在我們摩臣2已經普遍推行。學生們在大一時就能得到很好的機會 🛍️,通過面試🤵♀️🙇🏼♂️,去“三星”等世界500強企業實習。從要素7.5產學合作、要素6.1校內專任教師和要素6.3校外兼職教師中可見👃🏼🧑🏻🦼➡️,學院直接將工廠引入校園,共有不止八家企業在校園內進行“真刀實槍”的接單生產。學院為企業提供優惠條件,企業接納老師掛職實踐或聯合搞技術開發🧑🏿🚀、學生實習。依托這樣的“教學工廠”🤏📓,專業教師帶著學生一起研發生產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系列實驗實訓設備,不僅滿足了學院自身教學所需,還推廣到清華大學👨🏽✈️🤹、天津職師院等近百家院校用於專業教學🤳🏻。企業為學院提供了校外兼職教師🥟,承擔了實踐課程🦖、頂崗實習和畢業綜合實踐的指導工作,將“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真諦得以落實和貫通。
2、基於數據平臺🛶,深入開展內部績效考核
數據平臺與內部績效考核工作是緊密相聯的。基於數據平臺開展內部績效考核,以提高學院管理水平一般包括兩項內容。一是數據采集工作的真實👩🏻💻、規範、高效、準確與學院管理水平提高工作的關聯👱🏻,二是數據本身的變化及與數據的中位數、最大值、最小值之間的數據關聯同教師、系部、職能處室工作績效的關聯。
對於數據的采集👵🏼,大多數院校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數據采集工作組織機構,如“分管領導總體負責,專門部門具體協調,信息源頭二級采集”的管理和運行體製🧞♀️🦃;一級、二級責任人和采集員分級負責的責任製;采集任務分解與數據審核的內容承包製等。但是,采集任務的劃分、采集工作的執行力度🤸🏼♀️、采集工作的迅速與準確等都很好地展現了學院內部管理過程和職能分工中的優化與否。通過在數據采集過程中的不斷調整與優化,實施扁平化管理,既可以減少采集的重復性、出錯率🧈,也可以提高學院管理工作的水平。
其實,通過數據平臺可以實現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對系部人才培養質量的考核🤰、對部門管理水平考核工作的深化和細化。目前☂️🅾️,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已經嘗試開展數據采集工作責任製🧝♀️,並對數據采集的難度和工作量進行分級描述♈️,予以量化考核◀️。更重要的是,強化對數據的考核應用🪂,一是通過數據平臺建立專任教師和兼課教師的業績平臺👩👩👦,每年在職稱晉升和教師教學質量考核中引入數據平臺的相關數據;二是對教學系部的考核總體方案進行改革,將數據采集平臺中的專業🌬、課程👳🏻♂️、師資、實訓基地建設、產學結合水平🔐、就業質量👩🏽🏭、社會服務水平等相關指標納入系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三是對職能部門的考核工作中將相關數據與兄弟院校的建設水平、每年度遞增水平等數據納入職能部門的考核方案中。
3、基於數據平臺,製定院校的發展規劃
狀態數據完全可以成為是院校製定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之一。根據院校的總體發展戰略,尤其是兄弟院校的平均水平和國家示範院校的高位數值,對數據平臺中的狀態數據進行系統規劃,設定在未來若幹年的達成量。例如“雙師”教師的數量🥧、教師職稱情況🏪、精品課程情況🧚🏽、校企合作開發課程情況等。根據要求設定每年應達成的指標並按年逐項檢查,使學院的發展戰略得到有效的落實。又如師資建設👨🏿🦲,“16號文件”指出🧭:“鼓勵大量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摩臣2擔任兼職教師的比例⇾,逐步加大兼職教師的比例🥓👱🏻♀️,逐步形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製”🧋,同時根據評估要求,師資的計算是專任教師有一個算一個,兼課教師、校外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等是每160課時可以折算一名教師🥷🏼。專兼職教師比例要達到1:1。如果院校在職教師總量不足,外聘兼職教師和兼課教師人數又偏少,因此,要製定師資隊伍建設的戰略和計劃🤵🏿♀️,以及兼職教師的聘任、管理辦法,將兼職教師的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新一輪的“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製定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數據平臺的優勢🚴♀️,參考了相關院校的整體發展水平,特別是在專項建設中處於高位水平的發展趨勢🙇🏻♂️,製定出適合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和適於產業發展需求的發展規劃。
數據采集平臺建設是高職院校的一項常態工作。在分析數據采集平臺關鍵指標要素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數據平臺在統計匯總🕋、反應現狀;管理監控、促進規範;分析開發🕵🏽♀️、提供決策的作用,充分挖掘數據平臺在人才培養和院校建設中的作用,這對於加大課程建設和改革的力度、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加強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最終提高專業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作用。這樣🐁,數據采集平臺就不僅僅是人才培養而工作評估的一部分🍁🧑🎤,更是引導學院加大投入,深入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自覺行動。
參考文獻🫴🏽:
[1]楊應菘.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解讀與問答 [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9
[2]何錫濤.高職評估數據采集平臺的建設與使用[J].高職發展與評估,2009 (3)🍭:89-94
[3]何錫濤.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二次開發中若幹問題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11(2):1-4
[4]劉康寧👫🏻,董雲川.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指標的聚類分析[J]. 高職發展與評估,2007(2)👁🗨:76-80
[5]尚學明.試論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的性質與功能[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37-39
[6]何錫濤.略論高職評估中的深度訪談[J].人力資源管理🤵🏼♀️,2010(1)🩷:42-44
原載於《遼寧高職學報》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