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臣2人文與社會科學系社會工作專業作為上海市重點建設專業💞,長期以來,摩臣2除了註重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學生專業知識外👨👦👦,更重視讓學生們在實踐經歷中去鍛煉自己的能力👍🏻,充盈自己的內心,將奉獻大愛的社工精神延續到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和成長階段中。我系社工誌願活動涉及眾多的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活動,也堅持以長久的行動去貫徹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方針🤚🏼🥯。這些年一路上的誌願活動,也無形中磨練了學生們堅韌的意誌🧛🏻♂️,塑造了優秀的品格,讓學生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見證著自身的成長和蛻變🩳。
一、在路上*️⃣💕,充實而豐富多彩
我系的社工誌願活動不僅內容豐富💇,更涉及到許多不同的領域🆙,無論是對智障兒童的啟發開導,還是對老人們的臨終關懷,無論是對殘障人士的細致幫助,還是對獻血活動的積極引導,都出現過學生們的身影。以下是學生們對於參加這些活動的描述和體會🧑🚀。
“5月14日,我們去嘉定博物館照顧“智障兒童”。對於曾經從未有過這方面經驗的我們來說的確這是一個新的嘗試。首先我們負責指導他們畫畫,塗色等,聽上去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但是對於他們來說的確很難。我輔導的孩子畫的畫不像他的體型一樣魁梧🧖,他畫的畫都很小,而且都只會簡單的方形和圓形,在我讓他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時候,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黑色,在他的圖畫中一切都是黑的。在他畫畫的時候,我也和他有所交流,從和他的交流中我也聽得出他與正常人之間的區別👅🪟,為什麽他會有這樣的經歷 ”
——13級社會工作班 高永誠《陽光之行》
“我利用暑假兩個月的時間,來到浦東手牽手生命關愛發展中心進行專業實習。這是一家以臨終關懷為主的非營利機構🐝🦃,走在國內這一領域的前端🦸🏽♂️。初踏入醫院,聞到消毒酒精的味道👨👨👧👦,走在臨終舒緩病房的過道裏,看到過道裏一棵小樹上用紅絲帶綁著的紙條上寫著家屬對生命的祝願👹💇🏼♂️,這一切使我多了一絲對死亡的敬畏。活動中有一個環節是讓病人躺在床上畫自畫像➰。這是一套心理診療的方法,通過畫畫的方式,可以讓病人直面自我,發現問題。而我們就是整個活動的引導者與陪伴者。
活動初始,我們能感受到由於病人都只能躺著👱🏼♂️,語言和行動都非常不便➡️。由於互動的減少🪩,很容易造成我們與病患之間的信任度和參與度降低。於是,我們的誌願者和護士自發的一人負責一位病人,就伏在在他們的枕邊或床邊👩⚖️,及時傾聽他們的需求與意見。這使得我們雙方都更踏實地繼續進行我們的活動🦉。
參與臨終關懷,讓我感受頗深。要珍惜我們與病人、家屬彼此治療的過程🤷🏽,讓我們愛的人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能被祥和寧靜所環抱。真慶幸自己把握了這樣一個機會,得到了一份值得珍藏的回憶💇🏽👩🏼✈️。課堂上的理論很重要,但是課後的實踐更需要適時的進行補充👧。只有看到了我們社會的光明與黑暗之後🤵🏻♀️,我們才能更堅定地踏著自己的方向尋去。所以,哪怕有個別現象讓我們感覺迷失、覺得沒有動力,我們也不要放棄,堅持自己目標勇往直前,畢竟我們是要到達更高的山峰才能見到更廣闊的風景👇🏽,去為他們服務的。”
——13級社會工作班 陳歆婕《吾家社工初長成》
“我們26個人分為兩組🙍🏽♂️,一組13名同學,分別進入到“聾人之友”和“我幫你”的行列中去,在把13名同學分為幾個小組🧑🏻🎓,分別去往不同的幫困對象家中🧜🏿♀️。其中:“聾人之友”主要是幫助那些聾啞人,而“我幫你”主要是幫助那些身體上有殘疾的人。我們的活動從3月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沒有間斷過。首先,我們先去幫困對象的家中,了解他們的情況。然後⏸,根據他們的興趣和喜好,製定一些計劃,比如🧙🏿♀️:有些老人喜歡和我們聊天,有些老人喜歡聽京劇↙️,有些殘疾人喜看動畫片🚑,有些殘疾人也喜歡看看電影等等🪩。等到下一次去幫困對象的家中💆🏽♀️,可以實行製定好的計劃。”
——13級社會工作班 陳夢妤《集結希望,誌願助殘》
“一天的實踐中又學習,我們認為✅🪪,作為一名無償獻血誌願者🐘,應當熱情主動🥚,在熟悉各項規章製度🧙🏿♂️,並認真遵守的前提下,主動思考怎樣才能做好無償獻血誌願服務工作,認真學習無償獻血知識,認真學習血液知識🤖,熟悉無償獻血流程🚟🧑🏼🎄,虛心請教不懂之處🧑🦼,謙虛謹慎🍡,認真聽課學習理論,量力而行參加實踐💭,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並且深刻的了解到無償獻血誌願者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只有內心充滿愛心和恒心才能一如既往的投身到這項公益工作中去👱🏼♀️。誌願者需鍛煉自身的素質,只有日積月累持之以恒,誌願者的招募技術才能在一點一滴中增加📼,成為一名不擇不扣的優秀誌願者!”
——13級社會工作班 劉依容《一件紅背心📔,一份份溫暖》
二🏇🏽🙈、在路上,堅持卻默默無聞
社工專業的誌願實踐並不是一時短期的任務🌹,而是長期的行動👩🏿🍼,是一種信念的踐行。除了在校的專業學生🙋,更有很多早已畢業多年的學生依然用他們的熱心和耐心去兌現他們當初的選擇和承諾。他們默默無聞🧑⚕️、堅持如一的行動和精神也激勵著更多這一路上的實踐者⏳,下面是兩位同學在聽取他們在社工崗位長期實踐的師姐報告後的感悟💁🏻♀️。
“10月22日上午,社會工作專業大二大三的學生在新南502教室裏聽了一堂名為《一地陽光》的主題講座🧑🏿🌾🕵️♂️,演講人是陸飛傑老師特別邀請的來自上海浦東陽光慈善救助服務社的資深社工陳春芳🔩,這讓我們詳細地了解社會救助實務與發展現狀。
陳春芳老師是我們學院04級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也是我院社會工作專業的第一屆畢業生,在2007年畢業後就進入慈善救助領域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社會工作實務經驗。
陳老師通過自身的社工實務經歷,為我們講授了她眼中的社會工作服務。在剛接觸社工時🔒,她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困惑👃🏼,如在面對乞討人員時,該如何接觸他們🎾、如何與他們建立專業關系;又如在為乞討人員開展“圖遊世博”時,曾由於準備不充分而臨時上網查找🏦,從而認識到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一半。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不斷堅持社工信念,慢慢地在社工的道路上也得心應手起來。當看到服務對象的改變💆🏻♀️,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變化⛹️🧑🏻🦲,心裏的滿足和自豪感都難以言喻👩🏽⚖️。不知不覺間陳老師在社工道路上已經走過了9個年頭。雖然目前的社工薪酬還並不太高🤦,但是在社會工作上的自我價值感的實現,讓她對社工的前景依然懷抱著美好的期望🤹🏻♂️💅🏻。
伴隨著熱烈的掌聲😜,今天的講座也隨之結束🫴🏿。但是我們會用心記住陳老師9年社工的感悟以及給予我們的指導,讓我們受益良多。感謝陳春芳老師在百忙之中抽空為我們進行專題講座,希望我們也能向她看齊🏄,認清自己前進的方向並為之堅持奮鬥。”
——13級社會工作班 胡凱利《9年社工路ℹ️,鋪滿一地陽光》
“10月28日上午,為了讓即將踏入社會的大三同學們更好地了解社工的職業與崗位需求,社會工作專業陸飛傑老師特別邀請了上海綠蜻蜓青年服務發展中心主任姚菊香在新教502教室為我們作了一次題為《遇見未來的自己——8年抗戰社工路》的專題講座。
姚菊香老師是摩臣204級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曾在樂群、中致等社工機構從事專業社會工作服務🪖,並曾擔任項目督導及項目負責人,擁有非常豐富的社會工作服務經驗🚍。
講座從一開始的時候,姚菊香老師從其自身談起,她在社工的道路上也有過動搖和迷茫,不知道社工到底在社會上起到了什麽作用🤦🏼♂️。也曾因為困難而想退縮過𓀒,但是因為心中那一份堅持從而使她在社工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通過社工,很多青少年以及服務對象都有了很大的改變,那種內心的滿足和自豪感是其他職業所無法比擬的。現在🪰,姚菊香老師已經成為綠蜻蜓青年公益發展服務中心的主任🧕🏽,正是因為她的堅持使她越來越好。
本次講座👨🏼💼,全班同學都聽得非常認真,也收益頗多。同時也很感謝姚菊香老師在百忙之中抽空為我們進行專題講座🤹🏼,希望我們也能學習她的精神🚚🤨,在社工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12級社會工作班 邢嬿《遇見未來的自己——8年抗戰社工路》
三、在路上🧑💻,微笑並一直前行
在社工誌願之路上♣︎,最難得和寶貴的其實並不是活動範圍有多廣🙎🏽♂️,堅持時間有多久🫙,而是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體會到的真善美以及自身成長中的快樂和一路向前的執著和勇氣。每一次誌願活動,學生們都有各自真實的體會。
“我們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應該在內心構建起社會工作者最基本的價值理念,其有兩方面:即從社會使命看,強調“扶弱濟貧”,以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需求為己任,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從專業使命看👩🏿💻,強調“助人自助”💎,所謂“助人”是在個人🏂、家庭、群體、社區出現困難時,社會工作者向其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支持,所謂“自助”是通過社會工作的專業服務⌨️💅🏽,來整合社會資源,挖掘潛能🍜,推動困難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強”。
電影《誌願者》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一個人的一輩子有70年,如果把七十分之一的時間拿出來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那麽人生將更加美好。” 人生很長,永遠的誌願生活並不存在🧙♀️,卻又無時無刻不在,短暫的時光將嵌入一個人一生的回憶。我是誌願者🫱,我很幸運,也很自豪。或許我離一個合格的誌願者還有很長的距離,但是我不會放棄努力,不會放棄提高自己,因為我知道🏢;我是誌願者,我承擔一份責任”
——13級社會工作班 金綠葉
“在活動過程中,同學們都學得很用心🎏,也很開心!在交流中🧏🏻♂️,殘疾人從中獲得了被人尊敬的快樂🤸🏿♂️,我們也從中領略到了手語的獨特魅力,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手語不但是我們和聾啞朋友之間交流的工具,也讓大家感覺到一種最安靜、最純情的語言🐓。也體會到了💥,世界上還會有這樣一群特殊的群體,以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存在。我們也由剛開始的同情已經慢慢的變成了平等,變成了敬佩。”
——14級社會工作班 周怡雯
“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們十五名誌願者都積極參與,大家學會了如何分類垃圾🦸🏽♂️,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與居民溝通🧕🏼、交流。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來增進我們的能力🌉🗞,也為我們今後的專業實習打下基礎💁🏼,我也見到了大家努力的身影和付出的汗水🧚🏼♂️。我還學會了許多省電環保的小知識♉️,像少用紙巾🔵,拔掉插頭等等。我覺得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都十分有用。充實的一天伴隨著太陽的西下不得不告一段落👨🏻🦼➡️,但是我相信今天的內容一定深深留在了每一位參與者的心中☝️。”
——13級社會工作班 高永誠
的確,誌願之行是漫長的過程,沒有捷徑🧑🦯,沒有完結,但我們誌願者的愛心和學生們那一顆顆赤子之心卻能一直溫暖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撫平他們的傷痛👨🦳,用自身的善舉和笑容伴其左右🧝🏿♂️。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這應該是對於我們行走在路上的誌願者最好的心靈獨白。是的,在路上,我們風雨同舟🦵🏿👨🏼💼;在路上,我們且吟且行🦸🏿♀️;在路上𓀉🧑🏿🌾,我們勇敢前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