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在陸飛傑和余婉婷兩位老師的帶領下🏮,社會工作專業18級2班三十余名學生共同參加了第三屆“一帶一路”社會工作與慈善公益論壇。本次論壇以“創新、合作、交流、共商🧗🏿♂️、共建😽、共享”為主題,由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中華慈善總會指導😱,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會公益工作委員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絲路國際公益基金、上海市社會工作者協會協辦。
首先由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常務副秘書長金莉致辭,她表示🐃,今年的論壇在主題上著重加入了四大公益元素,期待通過一系列的努力,能夠為整個的公益領域和慈善工作帶來科技賦能、產業賦能🤙🏼、文化賦能和教育賦能。中國社工聯合會副會長王濟武在致辭中表示🙎🏽♂️,科技可以為公益帶來巨大的動力🔣◽️,如果能夠有意識地進行專業的結合,會帶來更大的效率。
此次論壇共分為“專業與引領”“科技與人文”“本土與國際”“危機與幹預”四個篇章,來自高校🤦🏽♂️、社工行業、公益組織🛜、企業、社區等不同領域的代表圍繞相關主題進行了展示與交流。
在“專業與引領”中🧗,清華大學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創始主任陳社英圍繞“一帶一路與社會工作國際化”這一主題,介紹了社會工作國際化相關的本土化的問題,分析了“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並對中國社會工作進行了回顧與反思💤。國家開放大學社工學院執行院長史柏年總結了當今的全球問題及其特點,介紹了全球治理概念的產生極其內涵,分析了全球治理與“一帶一路”之間的關系,並就此提出了中國社會工作在“一帶一路”中的角色和使命🤞🏿😋。
在“科技與人文”中,國際科學與和平周中國組委會副主任李金果介紹了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在中國的發展情況🪤,並表示希望可以通過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活動助力推動“一帶一路”社會工作與慈善公益的發展。
在“本土與國際”中,上海陸家嘴智慧社區信息發展中心主任史熠介紹了通過智慧社區建設推動全社會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他表示🌴:“我們的宗旨是一切為了幸福生活🃏,一切為了人民發展”。南京市建鄴區委研究室主任徐文政介紹了南京建鄴的五微共享社區和時間銀行實踐。他表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現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陌生人治理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答題📺。”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美好社區計劃辦公室主任主任宋萬召表示,美好社區計劃將以全國城鄉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工的“三社聯動”為基礎,遴選“共營夥伴”🪈,組成全國美好社區計劃共營夥伴網絡🌾👨🌾,以整合資源建設“不斷更新👟、可持續發展的更好社區”☂️。
在“危機與幹預”中,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專業教授黃匡忠對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進行了解讀,對我國災害與應急管理計劃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一帶一路”災害社會工作協作倡議,包括建立災害事件信息共享平臺🤞🏻;定期舉辦“一帶一路”災害社會工作研討會;合作舉辦“一帶一路”災害社會工作培訓;成立“一帶一路”災害社會工作聯合會等。
在接下來的“沙發論壇”中🔅,黃匡忠、四川省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林生、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秘書長林平光、廣東省社會工作師聯合會創會會長李敏蘭、北京市社會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沈小平等還圍繞“危機與幹預”進行了闡述與分享。沈小平表示,要以“快速🛫,高效🪚,專業”的標準要求社工,讓政府滿意,讓群眾滿意。
通過此次論壇🤭,讓我們充分了解到社會工作不僅要將國際化和本土化相融合,還要借助現代科技的巨大力量🪆,以科技創新推動社會工作蓬勃發展🦹🏻♀️。這使我們對於社工專業又多了一份憧憬,希望自己也能像這些教授專家一樣在自己本職工作上盡心盡力,盡忠職守,盡善盡美,為社區的發展及人民的幸福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