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卡耐基所說🙅🏻♂️,“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85%則是要靠人際關系和他的做事技巧。”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人脈圈和交際能力被視為最核心的“生存能力”之一,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一個人的交際能力和水平顯得更為重要,甚至直接決定著其職業發展和取得成功的機會。
如果你想在社交場上更受歡迎,如果你想躲開社交場上的“明槍暗箭”,那麽本書不可不讀🧏🏼♀️。不管是克服社交恐懼🙎🏽♂️,還是如何看透人心🙅🏻,抑或是不同場合的心理博弈,都需要懂點“社交心理學”🦻,本書對贏得信任💆🏼、說服他人🚣🏼♂️、心理操控、化解敵意等方面的技巧都有涉獵,並對其不同社交場合的心理博弈進行了非常具體的闡釋,並給出了最簡便實用的方法🫃🏻🫸🏿,希望能夠對廣大讀者有所啟迪。
王富軍著
中國商業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索書號:C912.11/W172
ISBN👩🏼🦳:978-7-5044-9444-3
目錄
上篇不懂心理,怎麽做“社交達人”
第一章心態很重要,大膽對社交恐懼說“不”
21世紀🙌,不懂交際怎麽混社會?社交能力是現代人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如果你還在心存“障礙”,害怕走出家門🌈✊🏽,那麽從現在開始調整心態吧!
1. 心態對了,交際就對了
2.“宅”是因為你恐懼社交
3. 什麽是社交心理障礙
4. 社交心理的自我調節術
5. 保持“開放性”的社交心態
6. 用自信搭建人脈平臺
第二章營造好印象,邁過社交的第一道心理坎
良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在社交場上同樣適用🤢🏄🏼♂️。要想擁有一個好人緣📥,初次見面時就一定要塑造一個好印象。
1. 首因效應🩸:別讓第一印象左右了你的判斷
2. 穿著打扮一定要用點“心思”
3. 眼神笑容🫳🏿🧥,幫你輕松贏得好感
4. 用肢體語言傳達你的友善
5. 善於聆聽的人更能迅速贏得人心
6. 暴露小缺點🧑🎄,更能增加你的社交魅力
第三章提升好感度,世上最有效的釣“人”術
在社交場上🐡,人人都希望獲得他人的好感,但“好感”可不是憑空而來的🏭,它需要我們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1. 焦點效應:給對方戴上主角光環
2. 人對示弱者更易產生好感
3. 喊對“稱呼”,讓好感度不斷上升
4. 多聊對方感興趣的事
5. 幫忙🚴🏽:贏得好感的不二法門
6. 小禮物的神奇“效用”
7. 真誠是打動人心的訣竅
第四章增加親密度,你可以贏得更多信任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可近可遠🧑🏿🚀,可親可疏,如果你希望獲得他人更多的信任,那麽從現在開始增加你們的親密度吧!
1. 共情效應:找到雙方興趣的共同點
2. 讓別人快速把你當自己人
3.“自我暴露”有助於增加親密度
4. 分享秘密是強化信任的好辦法
5. 換位思考,學會理解他人的難處
6. 反射法則🙋🏼🤸♀️,給予信任才能收獲信任
7. 多問候才能成為親密好朋友
8. 如何測出你和對方的親密指數
第五章交人即交心,如何成為最受歡迎的人
如何成為社交達人?如何成為社交場上最受歡迎的人?其實交人就是交心,只要我們摸準了對方的心思,成為朋友只是早點或遲點的事。
1. 滿足他人的好為人師心理
2. 多一點順從,就會多一些人氣
3. 人人都有虛榮心😏,別吝嗇你的贊美
4. 少欠人情,多給回報
第六章人性大講堂👨🏿🎨,讀懂人性才容易看透人心
貪婪、自私、嫉妒……盡管我們不願意承認🧑🏽🦰,但每個人的身上都掩藏著這些“人性弱點”🍥,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唯有看懂人性才好看透真實的人心🗜🏋🏼♂️。
1. 別指望人人都有感恩的心
2. 不要抱怨他人的自私
3. 請原諒那些善於嫉妒的人
4. 世界險惡,一定要有防人之心
5. 人心易變,小心遭遇暗算
6. 遭遇背叛,與其憤怒不如一笑
中篇識人識“心”❇️,教你巧妙結交天下朋友
第七章眼明心亮🧑⚖️,誰才是值得結交的益友
有些人很熱衷於交朋友🏟,哪怕是陌生人也能稱兄道弟😒,其實我們身邊的人並不是人人都值得結交🩵,睜大眼睛找出那些值得結交的益友才是關鍵👨🏼🦰。
1. 不是每個人都值得結交
2. 益友與損友的初步甄別術
3. 酒肉朋友不可深交
4. 忠言逆耳♗,珍惜直言之人
5. 多與心態積極的人交友
6. 一定要遠離“負能量”攜帶者
7. 無底線奉承者,最好遠離
8. 不要輕視那些“不起眼”的人
第八章六大原則,“好人緣”是這樣煉成的
從現在開始,你不必再羨慕那些“人緣好”的社交寵兒,只要你掌握了六大社交原則,“好人緣”也可以手到擒來。
1. 分享原則:不要一個人吃“獨食”
2. 吃虧原則:對待朋友要多付出
3. 平等原則🧎🏻:唯有“平等”才能產生友誼
4. 互惠原則👔😰:雙贏勝過自己單方受益
5. 回報原則♓️:滴水之恩必要以湧泉相報
6. 低調原則:地低成海,得意之時不可張揚
第九章心理效應🗜,你就是社交場上的“明星”
愛屋及烏、頑固的第一印象、攀比之風……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社交活動中,有著很多心理效應,如能很好地運用它們,你也可以成為社交場上的“明星”。
1. 登門檻效應👨🏻🎨:結交貴人不可操之過急
2. 暈輪效應:識人最忌“以偏概全”
3. 人們為什麽對容貌美的人更有好感
4. 情感往往比金錢更能打動人心
5. 反射效應:想獲得什麽對待,就怎麽去對人
6. 從眾效應:不要讓自己變成“異類”
7. 對比效應📈:巧用對比觸動人心
第十章靈活變通,不做死腦筋的木頭人
冷場時不知所措,尷尬時只會坐立不安🕳🧚🏽♀️,總是直言直語得罪人……其實你只是腦筋不夠靈活,不懂變通而已💃。
1. 誰說“拒絕”一定會傷人
2. 批評聲也可以變得“動聽”
3. 遭遇尷尬,你能靈活化解嗎
4. 計劃趕不上變化,應變能力很重要
5. 打圓場的“社交”藝術
6. 不按常理出牌,往往能出奇製勝
第十一章心理操控,幫你輕松達到社交目的
你想讓對方聽從你的指示嗎🧜🏿♂️?其實操控對方的言行並非不可能,暗示、威逼💿🏪、誘導♤、震懾、清醒催眠……總有一款社交操控術適合你。
1. 強勢一分,對方的順從就會多一分
2. 亮出身份🤾🏿🥴,則輕松引人主動接近
3. 欲震懾對方,那麽不妨適時表達憤怒
4. 裝糊塗♠️,解除對方戒心的靈丹
5. 想獲得幫助就一定要先示弱
6. 糊塗一點才能結交聰明人
7. 暴露“弱點”📽,是麻痹對方的絕佳手段
8. 適時威脅👺,可以令對方妥協
第十二章防人防心,如何避開社交中的人為“陷阱”
社交場上有君子,同樣有小人,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面對無事獻殷勤、挑撥離間等小人行徑🧑🏻💻,你可要小心應對喲!
1. 過分熱情的人要小心
2. 莫要被人“蠱惑”“挑唆”
3. 不參與紛爭才能獨善其身
4. 遠離談論隱私的人及各種話題
5. 恭維背後很可能有陰謀
6. 不要總依賴別人👂🏿,小心被利用
第十三章敵意來襲,化幹戈為玉帛的社交心理術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與爭端,如果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遭遇敵意怎麽辦?爆發沖突顯然不是什麽明智做法,可是怎樣才能化幹戈為玉帛𓀇,避免正面沖突呢?
1. 他人不滿時,切記態度要謙卑
2. 有了矛盾一定要及時說開
3. 以德報怨,贊美不友好的人
4. 表達你的認同🙆🏿,化解敵對關系
5. 自曝其短🤛🏼,讓對方主動偃旗息鼓
6. 避重就輕,轉移對方的關註點
7. 表達強硬態度🧕,讓對方知難而退
下篇人心博弈,不同場合的社交之道
第十四章搭訕:快速與陌生人成為朋友
生活、工作🫵🏿、旅行、逛街……一個社交高手不論什麽場合,都能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搭訕”技能🦻🏼,其實與陌生人成為朋友並不難,你欠缺的只是搭訕技巧。
1. 放不下面子,搭訕怎能成功
2. 探知對方心理,提高搭訕成功率
3. 三分鐘快速成功搭訕法
4. 開場白直接關系搭訕成敗
5. 你不知道的十大“搭訕禮儀”
6. 如何避開搭訕誤區,防止尷尬
第十五章談判👿🚋:讓“心理學”幫你搞定對手
一個社交達人往往也是談判高手🌥,坐在談判桌前,如何才能徹底搞定對手🏋🏿?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只要我們能摸透對方的心理底牌,勝利還會遠嗎🧝🏽♀️?
1. 一眼找出談判裏的“關鍵人物”
2. 言多必失,少說話的人才是真聰明
3. 欲得“寸”不妨先進“尺”
4. 教你打破對手的心理防線
5. 學會使用互惠雙贏的談判戰術
6. 巧用“沉默”給對手施壓
7. 心理誘導,讓對手妥協並不難
第十六章職場:沒點心計,你靠什麽生存
“職場”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𓀄,是一個充滿競爭與爾虞我詐的世界🧑🏽🦱,一個毫無心計的人怎麽混👆🏼?要想在職場中如魚得水,你得先學點心理學。
1. 千萬不要與上司搶功勞
2. 發表不同意見最好用建議式
3. 多請教領導🧑🏽🦱,容易被器重
4. 太強勢的人很難搞好同事關系
5. 為下屬擔責任👦,輕松贏人心
6. 贊美是職場上的最好社交工具
第十七章交友:保持適當距離才能更親密
兩只刺猬離得太近⇾,只會在無意中刺傷彼此🚴🏽,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所以越是好朋友越要保持適當的距離。
1. 心理距離效應:交往過密只會傷害彼此
2. 與人交往✖️,一定要保持適度距離
3. 越是好朋友越要若即若離
4. 對朋友的秘密一定要守口如瓶
5. 不要主動挖掘朋友的隱私
6. 再好的朋友也不可什麽話都說
第十八章求人:不被拒絕的心理策略
人生在世難免要求人辦事👐🏊🏼♂️,要想達成所願🦎,不被拒絕👨🏽💼,不僅要有足夠的耐心,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並善於運用巧妙的心理策略。
1. 訴苦,激起對方的同情心
2. 戴高帽,讓對方無法開口拒絕
3. 軟磨硬泡能迫使對方妥協
4. 展現自身價值才好獲得更多幫助
5. 求人辦事不如激“將”上陣
6. 以“口”求人不如以“情”求人
第十九章推銷:攻“心”有道才能縱橫商海
很多銷售人員抱怨業績難出🤰🏼,卻並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原因。其實只要攻克了客戶的“內心”,沒有什麽比簽單更容易👋🏻。
1. 關心客戶關系最親近的人
2. 適時讓利⚽️🙋🏻♀️,滿足客戶的占便宜心理
3. 教你給客戶“清醒催眠”
4. 針對“心理痛點”的推銷最有效
5. 永遠不要攻擊你的競爭對手
6. 站到客戶的角度展開說服
7. 巧用最後通牒效應,讓客戶簽單